通知公告
9月1日-14日东盟国家中药(传统药)审评审批技术研修班举办。研修班由商务部主办,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与商务部国际官员研修学院联合承办。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首次线下举办的援外培训项目,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老挝4个国家的25名中药(传统药)注册管理有关政府官员和学者满怀着对学习交流中药(传统药)监管经验的渴望及期待参与研修。 研修班开班仪式合影落实中国-东盟合作决策部署 率先尝试中药国际培训 中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中国-东盟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药监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构建中国-东盟中药监管合作机制,采取一系列举措,与东盟各国在中药监管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丰硕成果。目前,东盟国家已成为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和中成药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中地,传统医药领域合作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加强文化交流、共同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 国家药监局高研院此次获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批准立项,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联合承办的“东盟国家中药(传统药)审评审批技术研修班”,旨在通过培训深入交流中药文化和知识、注册及市场准入要求,进而推动建立中国和东盟各国药品监管机构和产业行业交流机制。紧扣援外培训要求 打造高水平培训 研修项目紧紧围绕援外培训要求,一是积极传播中国中药监管成功经验,邀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国家药典委员会等相关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从中药监管体制机制、审评审批、注册管理、技术标准、进口药材监管等方面介绍中国实践。二是秉持“授人以渔”合作理念,注重传授发展实用技术,围绕中药质量控制策略与方法、中药材标准的国际协调等邀请专家学者分享。三是学员所需培训有所应,在本期项目筹备实施阶段,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反复调研参与代表学习需求实际,进行了系列项目课程开发,形成了英文版标准化课程,精心设计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块,安排了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公务考察、交流座谈等环节。 授课现场 缅甸国防部的代表 Thiha Lwin Soe表示“我们对有机会了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国为改善社会经济生活所做的努力、‘一带一路 ’倡议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目的以及中医药技术发展等话题感到非常荣幸。” 破冰现场 陪伴式学习、体验式教学、跟踪式服务、关怀式管理……特色化、专业化、规范化,是本期研修班的鲜明标签,也为国家药监局高研院进一步承接国际化培训项目提供了实践经验。 学员感谢签名 从“生产现场”到“实践展示” 深厚链接“情感纽带” 从中药种植基地、现代化生产车间,到审评及检验的先进理念与技术,再到中医药产业园、博物馆...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安排了系列现场参观与公务考察,使参训代表们切实感受中国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药监管现代化进程,与中国中药发展缔结了更加紧密的“情感纽带”。 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了解中药研发、生产和质量控制最新技术进展 赴贵州朱砂根林下参观种植基地 深化合作愿景,共话中药注册未来 “中药(传统药)标准东盟各国如何进一步协调?”“中药监管需要哪些支持?”“哪些中药品种急需进出口?”围绕这些主题,培训设置了三次交流研讨,并邀请相关监管部门、产业界代表与参训代表互动讨论。 “国家药监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和地区、东盟国家地区、澜湄国家和地区的药品监管交流合作,广泛拓展伙伴关系,探索与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国家在传统药领域合作发展路径。”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国合司处长 张颖 “老挝在传统医学监管方面能力有限,目前我们需要完善传统医学监管体系、制定相关法规与标准。我们已经学习了中国和其他国家是如何制定药典标准和监管法规的。” ——老挝卫生部参训代表Thavone Nouanphongsy “中国和柬埔寨在推广传统中医药方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本次研修培训是中国政府推动发展能力、国际关系、全球发展,促进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为共同发展繁荣创造合力的具体行动。” ——柬埔寨卫生部参训代表Daly KAN “随着中国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对传统药的认知越来越深入,贵州药企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本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东盟,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一方面,把东盟国家作为中国中药材及饮片和中成药重要的进出口贸易集中地,不断扩大企业影响力和产品竞争力;一方面,在各国政府的许可下,不断扩大中药材在各国的种植规模,既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也丰富了我省中药材的进口来源。” ——贵州省药监局副局长 李琎 “此次研修部分现场教学安排在了广东省,带来了广东企业与国际交流的宝贵机会,也提供了我们向东盟国家展现广东中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的舞台。” ——广东省药监局副局长 邱楠 “我们期待与东盟各国共同努力,为传播和发扬各国传统医药文化搭建作出更多贡献。”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总经理 杨晓辉 此次援外培训项目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分享,更是一次相互协作的思想交流与碰撞,将为中药的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力求通过培训搭建监管机构、产业界与东盟国家中药注册交流平台,将研讨中相互合作的热情意愿转化为实际合作项目。 “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历史上,很多东盟产的药材沿着丝绸之路走进中国,变成中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药在‘一带一路 ’倡议下,也在积极走出去,造福全人类。此次研修班以传统药为载体,为中国与东盟的友谊搭建了又一个平台。”在结业典礼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慧萍讲话谈到。 研修班结业典礼合影 培训在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标志着“中国-东盟”中药合作的崭新开始。代表们将带着学习的收获,携手为中国-东盟中药合作发展共绘开放共赢新篇章! 正如马来西亚代表用其官方语言马来语,在培训的最后献上的一首诗: “One Belt One Road kukuh terbina, Menghubung negara, ekonomi bersemi, Persahabatan erat, aspirasi tercipta, Menghargai kesejahteraan di masa kini. (翻译:一带一路稳固建设,连接国家,经济繁荣, 友谊深厚,梦想实现,珍惜当下,共享安康福祉。)”
近期高研院购置了多台AED(半自动体外除颤仪),设置在培训区和办公区等师生较为集中区域,并于9月11日上午,组织全院教职员工开展“急救知识及AED仪器操作使用培训”,学院领导及教职员工共计6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由深圳市安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曹剑军老师讲授,通过将急救知识理论、技能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用模拟人示范心肺复苏完整过程、AED除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广大教职员工全面了解了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意义、理论知识及正确操作方法。现场演示后,部分教职员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还进行了实际操作体验,利用模拟人亲自感受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操作,曹老师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踊跃。对AED的设置使用以及心肺复苏培训项目是高研院为保障“健康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普及急救常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提高在培训中应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和处置能力,为广大学员做好健康服务,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2016年度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评审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6〕17号),“药剂、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以下简称资源库)由上海市医药学校、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和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持建设(立项编号2016-18)。主持单位联合17所医药职业院校、19家医药企业、4家行业协会,以建设“能学辅教、中高衔接、对接岗位、服务全国药品流通和终端使用环节的高水平国家资源库”为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于2020年建成资源库并通过教育部验收。截至2023年底,资源库已涵盖各类资源4万余项,包括标准化课程和个性化课程344门。资源库目前注册用户10万余人,活跃用户8.7万余人,资源访问数434.45万次/年,课程访问数1452.19万次/年,已有300多所院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使用资源库资源。各联盟院校在运用资源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国家资源库推广应用教学典型案例,涉及“岗课赛证”融通、思政德育进课堂、“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诸多题材。根据2023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资源库正在开展中职“药品食品检验—药品方向”“医疗器械维修与营销”专业和高职“药品质量与安全”“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资源建设工作。资源库建设联盟院校将继续按照教育部要求做好国家资源库提升工作,未来将按每年10%的比例新增或更新资源。资源库将竭诚为更多职业院校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9月10日下午,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高研院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传达国家药监局领导对局党校和高研院教师的节日祝福,畅谈教育家精神,共话新时代药品监管教育工作使命与责任。段慧萍、罗杰同志参加本次座谈。 “志存方能高远,名师方育高徒。”“作为药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你们尽职尽责、积极工作,在药品监管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国家药监局领导的亲切勉励和殷切期望让大家深受鞭策和鼓舞,表示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切实履行局党校职责,始终坚持“党校姓党”,当好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排头兵。要进一步增强教师身份意识,坚定理想,律己修身,苦练本领,提升创新能力,不辜负教师的荣誉。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时刻践行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的崇高使命,勇于担当,奋力拼搏,为药品监管事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