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前隆重召开。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在开展务实合作行动中,提出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十年来,高职院校在开拓境外办学品牌、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助力“走出去”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输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标准等方面,实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本期,高职发展智库将从“一带一路”上耀眼的中国职教名片——鲁班工坊、“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中文工坊项目,一起看看高职院校在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方面的亮眼表现!一、鲁班工坊2023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鲁班工坊项目引人瞩目地被纳入白皮书。以鲁班命名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平台“鲁班工坊”已成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张“国家名片”。“鲁班工坊”由中国教育部指导,经天津市原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工坊采取“学历教育+技术培训”方式,用中国标准培训当地教师,再由当地教师教授学生,在认同的基础上,将中国职业教育优秀成果与其他国家分享。以“鲁班工坊”为媒,中国职业教育扬帆“出海”。自2016年全球第一家“鲁班工坊”——泰国“鲁班工坊”建成运行以来,天津、浙江、陕西、四川等省市相关院校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围绕中非、上合、金砖、中阿等多边机制,参与建设“鲁班工坊”。“鲁班工坊”落地泰国、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等20多个国家。截至目前,“鲁班工坊”开设有自动化、云计算、电子信息、动车组检修、工业机器人、城市热能应用等70多个专业,累计招收学历生6100余人,非学历生31000余人次,培训外方专业教师4000余人次。中外院校合作开发教材220余本,多个职业教育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纳入合作国国民教育体系,与数家中国企业、海外企业开展深入合作。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于2022年授牌,进一步扩大“鲁班工坊”品牌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据高职发展智库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7个项目被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认定为鲁班工坊运营项目,全国共有18所高职院校入选。高职院校入选数量统计如下:27个鲁班工坊运营项目详细名单如下:二、“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也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教育互联的前提、民心相通的桥梁。“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中方院校及教育机构承办,面向全球中文爱好者的特色中文教学实践活动,以“实时授课+视频课程+线上活动”形式开展,旨在增进中外青少年对双方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外语言教育交流。“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自2020年首次实施以来,已吸引来自全球近190个国家的约10万海外学员在 “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注册。其中,学员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是对传统办营模式的一次创新和突破,克服了地域、时差、年龄等诸多限制,为各高校、机构的对外交流和中文教学开展提供支持和助力,受到广大高校、教育机构及海外学员的欢迎。近日,高职发展智库对汉语桥团组在线体验平台高职院校承办的项目进行了统计。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94所高职院校获批“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高职院校获批数量统计如下: 三、“中文工坊”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国企业持续开展广泛的国际经贸合作,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幅增长。由此,以“中文工坊”为代表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新模式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中文工坊”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于2021年创新推出的新型教学平台,主要设立在海外中资企业或国外职业院校,由国内院校、企业等机构提供师资及教学资源,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发展模式,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培养既懂中文又掌握职业技能的本土化复合型人才。“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将学习者的中文学习与职业发展双重需求相结合,帮助学习者将中文运用于高铁、经贸、旅游、法律、海关等职业实践中,提升了中文的实用价值。 目前,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已在泰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建立19个“中文工坊”。附:首批19所“中文工坊”项目名单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双高计划”核心任务之一,“双高计划”明确提出: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服务,承接“走出去”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建设一批鲁班工坊,推动技术技能人才本土化。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职业教育“一带一路”建设,在发展中形成规模,在服务中锻造品牌,在实践中凝练模式。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需要从国家统筹、项目合作、数字赋能等方面规划未来发展路径,在世界坐标系及对比中做强中国优势,进一步传播中华文化、深化中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11月1日-3日,国家药监局药品监管司主办、高研院承办的2023年药品经营监管培训班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培训是落实国家药监局“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工作思路,加强省级药品经营监管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培训及时解读最新发布的《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并围绕当前药品经营监管工作重点和要求,邀请国家药监局政法司、药品监管司、南方所及北京警察学院等相关单位专家,就“当前中国医药经济形势分析”、“流通监管政策制修订进展”、“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案件查办”、“GSP实务”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药品监管局流通监管处、稽查办案部门负责人,以及赣州市、临泉县、砀山县市场监管局相关监管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11月13日,国家商务部发布《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包含“2022年全国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百强榜”(文末附详细信息)。 根据《报告》,2022年,国大药房销售总额257.77亿元,位列第一;大参林、老百姓、益丰、一心堂位列2-5名,销售总额均超过140亿元;健之佳、漱玉平民、北京同仁堂、上海华氏大药房、河南张仲景大药房位列6-10名,销售总额均超过40亿元。《报告》指出,2022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中有升。统计显示,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75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6.0%,增速同比放缓2.5个百分点。 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99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加快3.3个百分点。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15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64.39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9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650家、下辖门店36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6.33万家。 梳理发现,《报告》针对药店行业集中度、上市药店企业、医药电商、社会经济贡献等多个维度,给出了具体数据。 药品零售企业集中度:截至2022年末,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为57.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2年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2184亿 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6.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 前10位销售总额1337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2.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前20 位销售总额1607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6.8%,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前50位销售总额1976亿元,占 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3.0%,同比提高1.3 个百分点。 上市企业: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28家上市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和为17346亿元(其中分销业务13477亿元,占比 77.7%;零售业务1742亿元,占比10.0%),同比增长8.7%,与2021年相比增速有所回落, 增速比直报企业平均增速高2.0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以分销为主的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11.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之和为7.5%, 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平均净利率为2.4%。以零售为主的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35.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三项费用之和为27.6%,比上年下降1.6个百分点;平均净利率为5.4%。 医药电商: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为2358亿元 (含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占同期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的8.6%。 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交易额709亿元,占医药电商销 售总额的30.1%;B2B(企业对企业)业务销售额1531亿元,占医药 电商销售总额的64.9%;B2C(企业对顾客)业务销售额118亿元,占 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0%。 另外,订单总数25489万笔,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订单数4551万笔,订单转化率95.8%;B2B订单数7197万笔, 订单转化率97.4%;B2C订单数13741 万笔,订单转化率95.0%。 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网站活跃用户量48万;B2B网站活跃用户量104万;B2C 网站活跃用户量7779万,平均客单价155元,平均客品数约5个。B2B日出库完成率98.0%,B2C日出库完成率97.6%。B2B电商业务费 用率7.1%,B2C电商业务费用率19.3%,均高于行业平均费用率。B2B与B2C 销售结构差异较为明显,B2B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其次是中成药;而B2C业务主要集中在西药类、医疗器材类,其次是其他类、中成药类。 社会经济贡献:2022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年度销售总额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3%,与上年持平。其中,药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 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相当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0.9%,与上年持平。2022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纳税额(所得税)为105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全行业从业人数约为657万人,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3.0%。 2022年全国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百强榜
2023年11月9日,高研院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集体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局相关会议精神,聚焦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药监事业发展,与会人员结合职责任务和工作实际逐一作了交流发言,并就如何以《条例》为遵循,推动学院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下一步,高研院将持续加强学习,深学细悟、对标对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课程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师资队伍、教学基地等建设,以更优质的教学、更规范的管理、更完善的保障服务药品监管工作大局。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