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项目

“城产教科创”融合促高职突破发展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是一项集成工程,核心力量是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为此,高职教育尤其是工科高职教育,服务制造强国国家战略,需要主动与各类教育要素、产业要素和创新要素开放重组,走“政校行企研”协同、“城产教科创”融合办学之路,协同打造职业教育共同体。职普融通:共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打通创新服务全链条《意见》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各类教育类型要从“不同”走向“协同”。职普融通需要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两种类型打通壁垒,实现高校五大办学职能的多维融通。在人才培养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打破职教升学“天花板”,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贯通“中高本硕博”人才培养全链条;在科学研究上,打通“从0到1”原始创新、“从1到10”工程技术创新、“从10到100”应用创新的科技创新全链条;在社会服务上,打通“应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工程转化—产业发展”的科技服务全链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融通“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的文化谱系全链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上,融通“学术交流与合作—丝路学院、鲁班工坊—‘中文+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合作办学全链条。产教融合:推动因产办学、因企施教,共育新时代能工巧匠《意见》直面产教融合中的堵点问题,坚持系统思维,提出了建设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和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制度设计,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捆绑在一起。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多一些“企业家精神”,精准对接产业、行业和社会需求,与行业企业,特别是专精特新企业,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等,因产办学、因企施教,凝练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行业企业要多一些“教育家情怀”,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促进教师提升、学生成长和员工与企业发展。科教融汇:加强技术技能创新积累,促进科技成果反哺人才培养科教融汇需要科技创新和教育教学汇聚一体。一方面,高职教育要加强技术技能创新积累,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主动融入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企业的生产研发环节、融入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既要为推进技术创新、破解“卡脖子”问题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又要在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中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通过共建一批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实现高职教育知识技术溢出直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专业学科服务一体化”发展,通过技术技能创新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紧密对接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新岗位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推动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前瞻布局培养学生掌握数字技能、绿色技能等未来职业能力,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的“快变量”发展。教创融合:促进双创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教创融合需要双创教育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创新创业素质人才。一方面,打造教创融合师资和教学资源。专业教育是双创教育的基础,双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强化,紧密校企合作、整合多方资源,组建“专业+行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双导师”团队,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企业典型创新案例融入专业课程、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文化、将特色创业教育方式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打造教创融合平台和项目。搭建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教师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带动学生走入企业、走进社会,将实践教学与产品研发、课题研究、技术革新等工作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提炼的能力。坚持以赛促创、赛创融合,依托“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城教融合:赋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高职教育与城市共生发展城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与城市共生共荣。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促进地校共建、城教融合是一项“优势互补、双向赋能”的重大工程。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紧紧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按照立足地方、面向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思路,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人才培养、优质师资、技术服务等多方面优势,积极为地方政府、产业园区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持、智库资政、文化引领等服务,着力提升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主导城产教科创融合,结合区域特点、产业定位和行业特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及政策、资金等优势,协调和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城产教科创融合型城市,推动培育行业企业创建产教融合型行业、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职教集团(联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教融合专业硕士培养基地等,构建“供需一体、资源互享、共建共治”的城产教科创融合共同体生态,提升高职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100多年前,我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张謇就主张“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在城产教科创融合中,产教融合、教创融合体现职业性,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体现高等性,城教融合体现区域性,这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高职发展关键问题。“牵一发”,是抓住关键切入点;“动全身”,是围绕切入点构建多跨场景,推动系统性变革。切入点找得越准,“动全身”效应就越强,就越能带来深层次的变革、突破性的发展。(作者:毛建卫,冯旭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年2月21日05版

2023-02-27

高研院党委召开支部建设工作座谈会

2023年2月22日,高研院党委召开年度支部建设工作座谈会,各在职党支部支委、团支部支委和党办工作人员参加。会上,各党支部和团支部汇报了2023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党办介绍了2023年重点学习计划与党支部联学安排,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行研讨和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表示,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是高研院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建班子带队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积极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各支部要围绕高研院创新发展深入调研、献计献策,要持续开展“书记项目”,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研院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中层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支部发挥教育监督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四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通过交流研讨、集中培训、联学联建等形式提升队伍素质,同时做好党员的评优和发展等工作,为高研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3-02-23

高研院党委召开支部建设工作座谈会

2023年2月22日,高研院党委召开年度支部建设工作座谈会,各在职党支部支委、团支部支委和党办工作人员参加。会上,各党支部和团支部汇报了2023年工作思路及重点工作,党办介绍了2023年重点学习计划与党支部联学安排,与会人员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行研讨和交流。与会人员一致表示,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是高研院党委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强化创新理论武装,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建班子带队伍,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积极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各支部要围绕高研院创新发展深入调研、献计献策,要持续开展“书记项目”,扎实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研院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中层干部履行“一岗双责”,支部发挥教育监督作用,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持续强化正风肃纪。四是加强党务干部队伍能力建设,通过交流研讨、集中培训、联学联建等形式提升队伍素质,同时做好党员的评优和发展等工作,为高研院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023-02-2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招收公告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应急演练中心)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唯一的教育培训机构,设有药监系统唯一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主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站长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聘请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药品监管系统专家学者共同指导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来,学院围绕药品监管中心工作,积极参与法规制修订和规划编制;聚焦监管科学研究重点,开展药品监管政策理论及教育科学研究;承办的全国药品安全与监管博士后论坛已经成为相关领域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交流平台。为加快高层次药品监管后备人才培养,推进监管科学,助力中国式药品监管现代化,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4名监管科学方向博士后研究人员,具体事项公告如下:一、招收方向药品监管科学,包括药品(含疫苗、中药)、医疗器械与化妆品监管决策的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监管科学学科建设,监管政策与法规,监管能力提升,应急管理的研究等。二、招收条件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2.有所选方向需要的相关专业背景或工作经验;3.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合作精神;4.学科不限,优先考虑已获得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法学、法律、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获得学位时间不超过3年),或已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5.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能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三、在站待遇博士后在站期间工资福利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待遇从优,根据研究能力和贡献可以获得额外科研奖励支持。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四、工作地点北京市西站南路16号 。五、申请方式及流程请将详细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学术积累等)发送至邮箱nmpaiedpd@126.com(请务必同时抄送bgs@nmpaied.org.cn)。请在邮件主题中使用“姓名+2023年高研院博士后申请”的格式。申请人经过初步遴选后,将安排面试、进站答辩。综合表现优秀者将被录取。六、联系方式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站南路16号邮政编码:100073联系电话:元延芳 010-63365285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2023年2月16日

2023-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