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分层级看,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显著进展,在“上好学”上迈出坚实步伐。学前教育普惠资源进一步增加,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2022年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马嘉宾说。——基础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2022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24.57万所,比2021年增加1033所;各地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城镇义务教育学位500余万个。——普及巩固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9.7%,比2021年提高1.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6%。——公益普惠属性进一步增强。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9.55%,比2021年提高了1.77个百分点。马嘉宾介绍,2022年,中央财政安排“十四五”国家基础教育重大项目计划资金共计605亿元,其中学前教育发展资金230亿元、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资金300亿元、普通高中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补助资金70亿元和特殊教育补助资金5亿元,支持引导各地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和完善普惠保障机制,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完成2万余所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回头看”,新增普惠学位约50万个。巩固提高学校落实“双减”水平,推动作业设计“调结构、提质量”、课后服务“上水平、强保障”。马嘉宾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据悉,202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655万人,比上年增加225万人。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多样化、个性化、学习化、现代化等普及化阶段的发展特征更加显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认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还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人才培养结构方面,要加大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同时,着力培养紧缺型、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加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介绍,2022年,教育部深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依托77所高水平大学累计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推进实施计算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中药学、经济学、哲学领域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加强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实践项目和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武世兴表示,教育部近期正在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何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密集地开展调研。从下一步深化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来说,将重点打造体系化、高水平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介绍,从结构质量上来看,教育部不断推进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普职协调发展。高中阶段,目前全国共有中等职业学校9752所(含技工学校), 2022年招生一共650.69万人,占高中阶段招生的40.71%;在校生1784.61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的39.67%。高等教育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含职业本科)1521所,2022年招生546.61万人(不含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54.29万人),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教育部坚持拓宽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通道。根据产业升级调整需要和社会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提升的规律,逐步引导中等职业教育在坚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中高职贯通、中高本衔接、完善职教高考等,为有意愿够条件的学生提供多种就业、升学发展路径。去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高职毕业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每年也有接近1/5的学生实现升学深造。林宇表示,今年教育部设计启动实施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工程”,并列为教育部今年的工作要点,作为9项重点行动之一。(本报记者 吴丹)
2023 年 3 月 25 日,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药品生产类专业委员会/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长三角药品产教融合论坛在江苏淮安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指导,全国药品行指委药品生产类专委会、校企合作专委会主办,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大会现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党委书记、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福荣出席大会,为专委会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并讲话,他强调,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形势、新要求,药品职业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他表示,药品生产类专业委员会服务于药品类职业院校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校企合作专门委员会是连接职业学校和产业界的重要桥梁,两个专委会成立后,要明确职责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服务行业发展需要,协调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为促进药品产业发展、保障药品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李福荣讲话李福荣为薛宇、翟玮玮颁发主任委员聘书药品生产类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校企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薛宇和翟玮玮分别作工作报告。薛宇表示,药品生产类专委会将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完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翟玮玮指出,校企合作专委会将致力于为校企双方搭建合作共建共享平台,为药品职业教育凝聚更大力量。大会由全国药品行指委校企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翟玮玮主持。25 日下午产教融合论坛中,来自专委会的多位专家围绕“药品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主题作报告。药品生产类专委会、校企合作专委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专家组织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为促进药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月23日上午,为进一步提升新任职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履职担当能力,高研院纪委举行新任处级干部集体廉政谈话。 罗杰同志代表纪委对2名新任处级职务的同志提出五点要求:一是政治建设走在前、做对党忠诚的表率,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理论学习学在前、做学思践悟的表率,要积极参加党的理论知识学习,带领部门同志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严以律己挺在前、做廉洁从政的表率,要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共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四是建强队伍推在前、做严管厚爱的表率,要把队伍建设放在重中之重,强化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五是履职敬业干在前、做担责尽责的表率,要敢于担当,带领部门同志谋划在前,要以强烈的发展意识,统筹做好各项重点工作。 参加廉政谈话的2名同志表示,通过此次廉政谈话,提高了自己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解与认识,强化了明纪律守规矩的意识,今后将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学习,夯实廉洁自律思想基础,严管厚爱带好队伍,主动作为服务学院事业发展。 高研院纪委委员、人事处、党委纪委办公室有关人员参加了谈话。
2023年3月22日下午,药品行指委主任委员李福荣、秘书长罗杰一行赴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与中心主任彭斌柏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李福荣首先介绍了药品行指委成立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希望发展中心能够在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给予药品行指委更多指导与支持,共同推动药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彭斌柏对药品行指委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肯定了药品行指委在药品职业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医药行业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药品职业教育为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药品行指委认真落实教育部工作部署,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将继续积极支持药品行指委的工作,双方可以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拓展合作领域。此次座谈交流,进一步畅通了药品行指委与职业教育发展中心的沟通渠道,为下一步双方加强联系与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3月22日下午,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长娄小娥一行2人来访,双方进行了交流座谈。药品行指委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高研院党委书记李福荣同志参加座谈,并对娄小娥校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党委委员、校办主任张佳佳及行指委秘书处有关同志一同参加了座谈。 娄小娥从办学历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未来愿景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的情况。娄小娥表示希望药品行指委加强指导,共同推动医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福荣表示,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建校历史悠久、办学特色鲜明,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和职教本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今后双方在医药职业教育建设中密切合作,提升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双方还就加强药品行指委专委会建设、行指委专委会成立大会筹备、国家药监局高研院长三角教学基地建设等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