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党校坚守初心,自觉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主题教育期间,自己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党校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进一步做好局党校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坚持政治建校,严把正确办学方向。党校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规定了党校是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校事业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站位,是践行党校初心的必然要求。”作为国家药监局党校,要胸怀“国之大者”、党之大计,自觉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全局中去谋划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药品监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局党组工作部署和药监工作实际,积极发挥局党校在药监系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始终坚持党校姓党,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在党校课堂上旗帜鲜明地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讲党的性质宗旨传统作风,自觉承担起党的理论“布道者”和党性锻炼“熔炉工”的职责使命。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坚持质量立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立校是党校工作的重要遵循,是全面提升党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抓手,各级党校要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治校的生命工程,坚持高标准办学。不断完善培训班构成体系,着力提升局党校办学治校水平。在常规完成党支部书记、党员发展对象、党务干部等计划内培训班次的基础上,要结合培训需求灵活举办各种党建专题培训班、青年干部短期培训班,同时积极争取举办中央党校药监局分校班,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的指导下推动局党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断培育精品课程,着力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党校办学主业主课,把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将药监业务工作融入到党校的主业主课中,采取有效措施打造出一批在系统内有影响力的、具有药监特色的精品课程。不断加强课题研究,着力提升党校教师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局党校先后完成了党性教育培训现场教学课程设计研究和党校网络培训课程研究,为丰富和完善局党校现场教学方案、网络培训课程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目前,局党校在研的课题是做好新时代药监局党校党性教育课题研究;主题教育期间,局党校还开展了药监系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干部廉政教育专题调研,都将为全面构建局党校党性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坚持人才强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校要本着对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下大气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信念坚、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人才队伍。优质师资是党校最急需的资源,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局党校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充分汇聚系统内外专家资源,初步建立了由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和国家机关党校、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司局、直属单位等专家组成的师资库,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师资规模、细分专业领域,逐步形成一支权威专业、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局党校外聘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局党校自有师资,鼓励党校教师积极开发党建工作与药监业务相结合的培训课程,让局党校课程更加凸显药监特色,充分展示局党校作为部门党校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应该看到局党校教师大多不是“科班”出身,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科学等专业背景,在课程设计、课堂讲授过程中存在轻理论、重业务的问题,应着力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习,采取专题培训、跟班学习、集中备课等多种方式加强学习交流,持续提升局党校自有师资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宣讲阐释能力,培养出一批能够反映局党校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的“代言人”,凝聚起局党校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改革兴校,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创新是提高党校办学质量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校工作保持生机活力的必由之路。局党校工作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发展,做到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党校办学治校各项工作。要继续深化授课内容改革,坚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紧跟时代要求、落实局党组部署设计课程内容,开发更多具有药品监管特色、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的课程,努力使理论教育更加系统深入、党性教育更加触及灵魂、能力培训更加精准高效。要持续深化教学方式改革,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综合运用讲授式和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力度,并依托优质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要做好党校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校,牢固树立以制度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以制度固化改革创新成果的价值导向,加快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党校制度体系。 坚持从严治校,营造良好教风学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校是党校办学的基本方针,是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党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把从严治校的要求贯彻到党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重点抓好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坚持从严治教,育人者先育己。党校教师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自觉维护局党校尊严、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宣传党的主张,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坚持从严管理学员,本着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严格教育管理监督。严格依照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从严抓好学风管理,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使学员自觉按校规校纪办事,努力营造局党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清朗氛围。 (党校教研部副主任 席世浩)
2023年5月24日—26日,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彭斌柏与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药品行指委)主任委员李福荣一行共同赴浙江开展药品职业教育调研。调研团队首先赴全国第一所药科类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开展调研,听取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汇报,并考察了学校实践基地。之后,调研团队组织召开了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专题调研会,邀请政府单位、职业院校、生物医药企业共同探讨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会议围绕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对接企业需求进行了深入讨论。调研期间,调研人员还参加了药品行指委教科研专门委员会和药品食品质量管理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药品行指委将认真总结调研成果,持续加强调查研究,同时与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深入合作,共同促进药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5月25日—26日,由全国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药品行指委)指导,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浙江新昌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药品行指委教科研专门委员会和药品食品质量管理类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在新昌召开。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彭斌柏,药品行指委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高研院党委书记李福荣,浙江省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嘉薇,新昌县委书记黄旭荣等出席大会。大会由浙江药科职业大学校长娄小娥主持。彭斌柏在向大会的致辞中指出,在职业教育领域设立行指委,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探索。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需要学校和行业、产业紧密对接,希望药品行指委专委会充分发挥好平台作用,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职业院校和产业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者、联络者、组织者,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职业教育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中国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彭斌柏致辞李福荣向大会致辞,他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他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药品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发展需求,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专委会要明确职责定位,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推进改革创新,加强能力建设,指导服务职业院校实施“三教”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效衔接;要协调各方资源,凝聚发展合力,形成推动药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大合力。李福荣致辞会上,彭斌柏为药品行指委教科研专委会主任委员娄小娥、张志华以及药品食品质量管理类专委会主任委员沈忠华颁发聘书。彭斌柏为专委会主任委员颁发聘书会议期间,为深入探讨医药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彭斌柏以“坚定不移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为题作报告;来自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多位专家围绕“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产教融合与职教本科建设”等主题作报告。专委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深化药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促进药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5日至9日,2023年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药品监管工作负责人培训班在京举办。培训由国家药监局人事司主办,国家药监局高级研修学院承办。来自全国部分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分管药品监管工作负责人共63位学员参加了培训。国家药监局人事司副司长胡忠和作开班动员讲话。 培训以“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第一课,提高站位、引领方向。国家局相关司局处长及基层监管业务骨干分别就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上市后监管和稽查实务进行实操性讲解,剖析案例、指导实践。分组研讨中,大家畅所欲言,分享攻坚克难的工作经验,激发灵感、鼓舞干劲。除面授课程外,培训班还为参训学员精选了11课时的线上课程。学员们表示,本次培训注重问题导向,注重交流互动,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明晰了思路,增强了做好监管工作的能力和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打最硬的铁,须是铁打的人”。越是任务和目标宏伟艰巨,越需要锻造一支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特别是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药品监管也进入了新阶段,药监使命也从守底线保安全为主,发展到保障促进健康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重。当前药监职责任务进入到最重要的历史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药监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药品监管工作创新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加快人才发展,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总体水平是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国家药监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都对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按照“强基础、补短板、破瓶颈、促提升”的思路,推动整个监管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做好专业人才队伍能力与素质提升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学院作为国家药监局直属的教育培训机构,始终秉承“强化责任,提升能力,开拓视野,促进创新”的教育培训理念,践行着“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助力药品监管事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具体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李利书记在国家局党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把握质量立校工作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培训内容;要坚持从严治校基本方针,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地落实严以治教、严以治学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作为一名学院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方面要时刻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激励鞭策自己,提升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深化廉洁自律意识;另一方面,应当自觉把学习工作方向融入药品监管现代化道路中,紧紧围绕药品监管队伍能力建设这一目标,结合药品监管工作实际,加强学习,并细化落实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在推动药品监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夯实教育培训体系基础 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存在的短板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监管人员专业能力的普遍欠缺,成为当前制约监管效能的“瓶颈”之一。迫切需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现有人员能力素质。以充分的需求调研为基础,以“最优质的师资、最急需的课程、最规范的管理”为抓手,提升药品监管队伍能力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首先应做好培训对象分类,可分为新入职入岗人员和在职人员两类,专业上又可划分为监管人员、审评员、检查员、检验检测与监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综合行政管理人员等。针对不同类别培训对象的专业工作特点,研究制定培训大纲,根据培训大纲制定不同层级、不同专业人员的培训方案,形成体系化的课程类别与课程模块,充分适应各级各类监管人员培训需要。 2022年,学院率先设计研发我国药品、疫苗、医疗器械、化妆品职业化检查员培训体系,围绕政治导向、系统全面、基础入门、科学先进、应用实操的基本原则,编制《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岗前培训大纲》和《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培训课程大纲》,并编写配套教材,积极应用于各级监管干部、检查员培训中。将教育培训作为监管能力建设与队伍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抓手,为建立完善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和药品安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体系夯实了基础。 三、提升教育培训质量 一是创新培训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随着监管理念、监管方式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的技术方法也应不断创新。一方面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建设并推广使用云平台,创新教育培训形式,积极探索并尝试网络培训、“直播”等多种手段,量身打造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充分发挥网络课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提升教育培训可及性和覆盖面;另一方面推广和应用探究式教学,综合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交流研讨和实训模拟等教学方法,丰富传统面授培训展现模式,增加课程的互动性和生动性。让学员到监管现场实训学习、模拟检查,加深教学体验,提高培训成效。 二是提高师资权威性。培养和挖掘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表达能力好的“双一流”师资;建立健全上讲台动态管理机制,使权威专家、业务一线骨干作为主体师资走上讲台,确保清晰一致地输出监管理念,精准到位地解读政策法规。 三是探索专业人才长期培养途径。监管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专业的监管人才匮乏,更应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谋划。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和先进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人才的培养和孵化平台,能够为“两品一械”产业培养高质量专业技术人员,也能为监管部门培养专业人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开设相关学科教育,充分结合各学科优势,为培养适应“两品一械”产业的综合性人才奠定学科基础。未来可以探索建立集各级监管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资源,多维度、多途径创新化妆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专业人才定位,搭建信息互通、经验共享的平台。 以上是我个人通过这一个阶段学习的粗浅的思考。在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学习,找准在药品监管领域贯彻落实的切入点,坚持走中国式药品监管现代化道路,扛起使命担当,推进各项工作谋在前处、干在实处、落在细处。 (高研院研修二部副主任 郑杨)